2000年,習仲勛、齊心夫婦捐款修建了南梁列寧小學教學樓,習仲勛題名為“景文樓”,這是以南梁列寧小學教師張景文的名字命名的。
張景文,1906年出生于陜西藍田縣安村鄉(xiāng)宋家嘴村一個開明富裕的農(nóng)民家庭,家里的人包括娶進門的媳婦都受過文化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是藍田縣很知名的望族。父親的開明和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使她享受到了身邊其他女孩子無法得到的良好教育。8歲時張景文被送進本村私塾讀書,少時的她聰明伶俐,性格剛直,同情窮人。有一年過春節(jié),她把家里剛出鍋的一籠包子拿出去分給窮人吃。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看見一個商販欺負農(nóng)婦,上去就踢翻了商販的擔子,折了秤桿,讓圍觀的群眾刮目相看,這些事情很快傳遍鄉(xiāng)里,人們贊嘆地說:“這女娃將來定是個做大事的人。”1924 年,張景文進入陜西省教會學校讀書,1928年考入陜西省(西安市)女子師范學校就讀。此時恰逢“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血腥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軍閥混戰(zhàn),人民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黑暗的社會擊毀了張景文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尋求平等,尋求解放,使天下勞苦大眾過上安穩(wěn)日子,成了她的追求。1930年初,張景文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下半年轉(zhuǎn)為中共黨員。
1932年4月,當時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打著視察西北的幌子來到西安,實際上是奉蔣介石的旨意來兜售“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反動政策,壓制西安地區(qū)革命群眾的抗日熱潮。為了拍長官的馬屁,陜西省教育廳決定在民樂園禮堂召開各校學生代表參加的歡迎戴季陶大會。戴季陶夸夸其談儒、釋、道,卻只字不講抗日,激起張景文和同學們滿腔怒火,大家先是寫紙條質(zhì)問,后將磚頭、瓦塊扔向講臺,戴季陶支吾搪塞,更加激起學生的憤慨,大家高呼“打倒頑固派,打倒戴季陶”的口號,現(xiàn)場群情激奮。張景文首先響亮地喊了一聲“打”,同學們把早已準備好的石頭、磚塊、瓦片扔向戴季陶。戴季陶衣服被扯爛,在軍警的保護下狼狽而逃,憤怒的學生又燒毀了戴季陶的汽車。當局關押了帶頭滋事的張景文和同學們,后來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的壓力下,張景文與被捕學生最終全部獲釋。這次事件后,張景文以“第一個出手打戴季陶的女娃”揚名關中,成為西安地區(qū)學運領袖。
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后,受黨組織派遣,張景文與丈夫徐國連毅然選擇離開繁華的西安,離家別子,奔赴溝壑縱橫、條件十分艱苦的南梁從事革命活動。張景文夫婦倆都是頗具學識的人才,根據(jù)地當即安排,他們從事宣傳工作,晚上編寫宣傳資料,創(chuàng)作革命歌曲,白天冒著生命危險,刷寫宣傳標語,走村串戶,廣泛宣傳革命道理,鼓勵群眾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張景文不但文采好,還能雙手寫字,被大家譽為“軍中才女”。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建立后,張景文被推選為婦女委員長。她帶領宣傳隊下村串戶,利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教唱革命歌曲,宣傳窮人受苦挨凍的根由。她編排文藝節(jié)目,拉“洋玩意”小提琴,讓南梁的群眾著實大開眼界。她積極開展婦女工作,鼓勵婦女不纏足、放腳,積極參加革命,引導白馬廟的惠長英、何溝門的賈朝英等南梁婦女參加革命活動。她和老百姓廣泛地打交道,交朋友,被南梁的老年人當作“親閨女”,被婆姨女子當作“好姊妹”。由于她性格開朗、作風潑辣、工作認真負責,群眾有啥困難找她反映一下,就很容易地解決了。政府分派的工作任務,她也能很快地完成,被人們贊譽為“張放心”。隴東人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張景文編唱過的信天游:“婆姨女子腳放開,長頭發(fā)剪成短毛蓋,男當紅軍女宣傳,革命勢力大無邊?!薄伴L槍短槍馬拐子槍,跟上哥哥上南梁。你騎騾子我騎馬,剩下毛驢騎娃娃。”
為了發(fā)展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文化教育事業(yè),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勛親自發(fā)動群眾在南梁荔園堡的轉(zhuǎn)嘴子辦起了陜甘邊區(qū)第一所紅色學?!袑幮W,派張景文和高敏珍(蔡子偉夫人)、霍建德等擔任列寧小學教師。
當時,列寧小學的條件極其艱苦,只有兩棟房子和一孔窯洞做教室。張景文帶領60多名學生,自己動手壘土臺,支木板,解決沒有桌凳的困難。沒有教材,張景文就親自編寫教材,為了使教材通俗易懂,他們采取詩歌或順口溜的形式,編寫的教材朗朗上口,好學好記。比如教材中有一段開頭的兩句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世界革命二導師”。課本不足,她就替學生抄;紙張、筆墨困難,就組織學生把大地當紙,用一根削尖了的柳木棍在地上寫字。當看到學生們有的在念“我爸爸是農(nóng)民,在地里種地;我哥哥比我大,拿刀殺敵人”,有的伏在地上用木棍一筆一畫地寫著“拿刀殺土豪,拿槍打白軍”,有的拿著紅纓槍、木刀練習格斗、劈刀,準備練好本領,長大參加紅軍的時候,她心里就說不出的高興。
有一回,張景文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筆記本,取出里面夾著的一張照片來,對學生們說:“你們來看!”學生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個小娃娃,就問:“這是誰家的娃娃?真乖!”“我的呀!”她給孩子們說:“我的小孩再過幾年就會像你們了,也可以上學了。我也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個樣,想著孩子長大了能成為對革命有用的人?!蹦菚r候,在列寧小學上學的還有紅二十六軍第三團的12名先鋒隊員。張景文對這些無家可歸的孤兒很關心,衣裳破了她親手一針一線給補好,手臉臟了她一把一把給孩子們洗凈,娃娃身上有了虱子,她晚上坐在油燈下一個一個給抓掉。孩子們平時都對這位不是媽媽勝似媽媽的老師,很喜歡,很敬重。
1935年春天,國民黨軍對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實行大規(guī)?!皣恕保兏蔬厖^(qū)蘇維埃政府被迫遷到了洛河川的下寺灣。這時,列寧小學也停課了,張景文和紅三團的先鋒隊員跟著紅軍走了,學生們也都離開了學校回到各自的家里。臨走時,她對同學們說:“大家要把仇恨記在心里,把課本藏起來,扛起紅纓槍,和鄉(xiāng)親們一起同敵人作斗爭。紅軍一定會打回來,學校也一定還會再辦起來?!?/p>
到下寺灣后,張景文仍然從事婦女工作。在工作中,她性格活潑開朗,逢人愛說愛笑。平時光著腳丫穿一雙黑方口偏帶鞋,到群眾家里把鞋一脫,光著腳就坐在炕上。群眾和游擊隊員看到她這種隨和的樣子都愛和她說笑。1935年3月,中共黨組織派張景文的丈夫徐國連返回西安搞槍支,不幸被捕。徐國連在獄中慘遭毒刑,受盡折磨,寧死不屈,后被國民黨軍割去頭顱懸于城門示眾。得到丈夫犧牲的消息后,張景文十分悲痛,但她把仇恨記在心里,仍夜以繼日地加倍工作。這年冬季,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執(zhí)行者在陜甘革命根據(jù)地實行錯誤肅反,張景文被誣陷為敵人派來的“奸細”,無辜慘遭活埋,年僅29歲。
解放后,陜西藍田縣召開追悼大會,為張景文平反昭雪,追認她為革命烈士。著名作家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一個白鹿原當?shù)氐呐⑿郯嘴`,據(jù)考證,白靈的原型就是張景文革命烈士。